戊型肝炎(viralhepatitisE,簡稱戊型肝炎或戊肝)是一種由戊型肝炎病毒(hepatitisEvirus,HEV)引起的自限性傳染病,其傳播方式、臨床表現和預后均與甲型肝炎(甲肝)類似,但黃疽型較常見,主要累及青壯年,一般呈良性經過。但是孕婦感染者病情較重,病死率可高達25%。
[病因學] 1983年,Balayan等人首先用免疫電子顯微鏡從感染者的糞便標本中發(fā)現了HEV。1989年,Reyes等人采用分子克隆技術獲得了HEV cDNA克隆,并正式命名本病毒為HEV。HEV是大小為27~37nm的單股正鏈無包膜的RNA病毒,其表面有許多微小的凸起結構,與HAV的平滑表面明顯不同。在氯化銫中的浮密度為1.35-1.40g/cm3,沉降系數為183s。HEV儲存于-70~8℃環(huán)境中不穩(wěn)定,液氮中則極為穩(wěn)定。在酸性和弱堿性環(huán)境中較穩(wěn)定,可存在于肝內膽汁和膽囊膽汁中。研究表明,HEV的基因組長約7.5kb,編碼2 400—2 533個氨基酸,由5’端非結構區(qū)和3’端結構區(qū)組成,5’端和3’端各有一非編碼區(qū),其長分別為28bp和68bp。不同HEV分離株間有血清交叉反應,也有交叉保護作用。對易感動物接種某地區(qū)分離株,兩年后再用另一分離株感染,可獲得交叉保護,出現抗—HEV抗體升高,表明存在免疫記憶。因此,推測HEV有多種分離株,但只有一種血清型。
[實驗室診斷]
1.特異性檢查 免疫學檢測指標——HEV Ag、抗—HEV IgG、抗—HEV IgM和HEVRNA等。
2.非特異性檢查 肝功能試驗。
[結果分析與判斷] 可用免疫電子顯微鏡或ELISA法檢測糞便或膽汁中HEVAg,或以免疫熒光法檢測肝組織內HEV Ag。但是由于病毒顆粒較少,存在時間短,陽性率不高,難以作為戊型肝炎的常規(guī)實驗室檢測方法???mdash;HEVIgM出現和消失均較早,在黃疸后26d陽性率為73%,1—4個月為50%,8個月后全部消失。表明抗—HEVIgM的持續(xù)時間較短,可作為HEV急性感染的診斷指標,但存在一定的假陽性。HEV抗原性較弱,實驗動物感染HEV后產生的抗體反應不及HAV感染時明顯,患者急性期、恢復期抗—HEV IgG陽性率低,血清中抗體存在時間短,這些均給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學診斷帶來了困難。通常認為,戊型肝炎患者的IgG抗體陽轉時間早,幾乎與IgM抗體同時出現,而且與IgM抗體相比,具有檢出率高和抗體滴度高等特點,因此有理由將其作為HEV急性感染的一項輔助指標。但由于抗—HEV存在時間有爭議,故對其診斷意義有異議???mdash;HEV.IgG是否存在保護性免疫,目前認識尚不一致??捎肦T-PCR法檢測HEVRNA,從而早期診斷HEV感染,并對抗體檢測結果進行確證,判斷患者排毒期限以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。